补牙要趁早!拖延可能让你多花几千块
早上喝冰豆浆突然牙齿一酸,照镜子发现黑线已经蔓延到牙缝——很多人都是这样突然意识到该补牙了。据统计,我国35岁以上人群龋齿率高达89%,但主动就医的不到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看似小实则关乎钱包和健康的口腔问题。
小黑点变"无底洞"要经历哪些阶段?
当牙齿表面出现墨渍般的黑点时,这是龋齿的萌芽期。此时蛀坏仅停留在牙釉质层,去医院20分钟就能完成树脂填充,费用通常在200-400元。如果放任不管,细菌会像挖地道般向纵深发展。
当吃甜食出现瞬间刺痛,说明蛀牙已抵达牙本质。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先垫底再补牙,花费约500-800元。危险的是发展到"半夜痛醒"的程度,这时细菌很可能已经感染牙髓,单纯的补牙解决不了问题,必须做根管治疗,整套流程下来往往要2000元以上。
三种主流补牙材料怎么选?
目前常用的银汞合金正在逐步退出市场,虽然坚固耐用但美观性差。玻璃更适合儿童乳牙修复,能缓慢释放氟化物防蛀。而纳米树脂已成为主流选择,前牙适用超微填料(每颗约350元),后牙推荐混合填料(每颗约500元),其优势是颜色接近真牙且直接固化。
要注意的是,某些宣传的"钻石树脂""3D美牙"其实是营销概念。正规医院使用的都是通过药监局认证的复合树脂,不同品牌价差在100-200元之间,差异远没有说的那么大。
补牙全过程
规范的补牙流程包含五个步骤:首先是口镜检查确定蛀坏范围,然后会用小钻头去除腐质,这个阶段酸胀感明显(现在多数医院配备仪)。接着用蓝色显影液检测是否清理干净,随后进行隔湿处理粘接,后才是分层填充光照固化。整个过程中耗时的其实是抛光,好的医生会反复调整咬合面形态。
这些补牙误区坑过很多人
"补完牙就一劳永逸"是常见的误解。树脂材料平均使用寿命5-8年,喝茶抽烟人群更短。另外"牙不疼不用补"也很危险,等自发痛时往往已经伤及牙神经。还有人认为"小洞不用管",其实牙齿邻面龋从外观看可能只是细缝,内部却可能已经形成空腔。
关于"孕期不能补牙"的说法,其实孕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的治疗期。反倒是放任蛀牙可能引发感染,对母婴风险更大。
补牙后这样护理才长久
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要禁食,24小时内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。有些患者反映补牙后敏感,这种情况通常2周内会自行消失。日常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,尤其是补牙边缘处容易堆积菌斑。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用咬合纸测试补牙材料是否有磨损。
记住,再好的补牙也不如原生牙齿。每天认真刷牙两次、每年洗牙一次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才是经济的护齿之道。您有牙齿方面的问题可以留言,但具体治疗方案还是需要面诊后由医生制定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