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预防保健:日常做到这6点,牙齿健康少烦恼
很多人总等到牙疼得睡不着觉,才想起去看牙医。实际上,口腔问题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。今天我们就来,普通人日常如何用简单方法维护牙齿健康,避免后续高昂的治疗费用和疼痛困扰。
一、刷牙不是力气活,方法错了反伤牙
多数人刷牙时喜欢横着用力刷,以为越用力越干净。殊不知这种"拉锯式"刷牙会磨损牙颈部位,长期可能导致牙齿敏感。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其实很简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度水平颤动6-8次,每个牙面都要刷到。建议选择软毛牙刷,力度像擦玻璃一样轻柔,每天早晚各刷2分钟,连舌苔也别忘记清洁。
二、牙线比牙签管用十倍
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光靠刷牙解决不了。临床数据显示,邻面龋(牙缝蛀牙)患者中,83%从不使用牙线。相比容易撑大牙缝的牙签,牙线能更轻柔地带出嵌塞物。使用时截取30cm左右,绕在中指上,用拇指食指控制,呈"C"型包住牙齿侧面上下刮拭。如果操作困难,可以试试牙线棒,每晚睡前用一次就行。
三、漱口水不能代替刷牙
现在很多漱口水让人误以为"漱口=刷牙"。其实漱口水主要作用是辅助杀菌和暂时清新口气,对已经形成的牙菌斑毫无办法。含酒精的漱口水长期使用还可能造成口腔干燥。建议在刷牙后配合使用含氟漱口水,儿童要选择无酒精配方,具体产品可以牙医。
四、定期洗牙不是浪费钱
即便每天认真刷牙,牙结石还是会沉积。这些钙化的菌斑会刺激牙龈出血、导致口臭,终引发牙周炎。洗牙通过超声波震荡去除这些"硬石头",每年1-2次就能有效预防牙龈萎缩。有人觉得洗牙后牙缝变大,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露出来了,不及时处理反而会恶化。
五、这些食物正在悄悄伤牙
碳酸饮料的酸性会腐蚀牙釉质,喝完后不要立即刷牙,先用清水漱口;咖啡茶渍虽然不会直接导致龋齿,但会让牙齿变黄;坚果、冰块等硬物千万别用牙咬,可能造成隐裂。建议多吃富含钙质的乳制品、脆爽的苹果胡萝卜,它们既能清洁牙面又能促进唾液分泌。
六、孩子护牙要趁早
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。从颗乳牙萌出就要开始清洁,3岁前家长可以用指套牙刷帮忙。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龋齿有效的手段,在6-8岁恒磨牙完全萌出后及时做。记住,含着奶瓶睡觉、长期吃手指这些习惯都会导致"奶瓶龋"或牙齿畸形。
口腔健康不是突击工程,而是每天坚持的小习惯。下次遇到牙齿酸软、牙龈出血别急着上网查偏方,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才是正经事。毕竟看牙医的钱,省下来买点什么不好呢?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