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需要知道的6件事:别等躺上牙椅才后悔
老张上周因为智齿发炎去拔牙,刚打上麻药就紧张得攥拳头。医生笑着安慰:"您这反应算淡定的,有人听见器械声就直接从椅子上弹起来。"这样的场景在口腔科每天上演。拔牙作为常见的口腔手术之一,很多人却对它存在诸多误解。今天我们就来关于拔牙那些必须了解的事。
什么时候非拔不可?
并非所有坏牙都需要拔除。但出现以下情况时,保留牙齿反而可能酿成大患:智齿反复发炎、阻生齿顶坏邻牙、龋齿导致根尖病变、牙齿松动三度以上、正畸需要腾出空间等情况。比如女士的阻生智齿,初只是偶尔胀痛,拖了两年后竟然把前牙顶出个大洞,后不得不两颗牙一起拔。
上午拔牙更好吗?
民间流传的"下午拔牙容易出血"没有科学依据。但门诊医生通常会建议复杂拔牙安排在上午,这其实有现实考虑:上午患者体力较好,且万一出现术后出血等状况,白天更方便返院处理。不过简单的乳牙拔除或松动牙拔除,任何时段都可以进行。
打麻药到底有多疼?
现在的麻醉技术能让90%的患者全程。细如发丝的针头配合表面麻醉凝胶,多数人只感觉牙龈被轻轻顶了一下。特别怕痛的朋友可以选择计算机控制的麻醉仪,它能以每分钟0.005毫升的速度给药,几乎感受不到刺痛。但要注意,喝酒后或空腹状态下,麻药可能会扣。
拔牙全过程
正规拔牙远没有想象的可怕。以普通牙拔除为例:消毒铺巾后,医生会用牙周膜分离器轻柔切断牙龈与牙齿的连接,随后用拔牙钳做小幅度的摇动和旋转,就像拧开瓶盖那样让牙齿自然脱位。整个过程通常不超过5分钟。遇到难拔的阻生齿,可能会用到超声骨刀等器械,但没有锤子敲击这种原始操作。
这些术后细节影响
咬棉球的力度要像夹着豆腐——太松止不住血,太紧影响伤口愈合。24小时内别用吸管喝水,这个负压动作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。有个大学生拔牙后第三天跑去吃火锅,结果引发干槽症,那种剧痛比拔牙难受十倍。另外要提醒的是,术后轻微渗血属正常现象,但如果有大量鲜红色不断溢出,必须立即就医。
种植牙不是想种就能种
很多人把拔牙和种牙当成套餐来做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拔牙后牙槽骨需要3-6个月自然改建,立即种植反而容易失败。特别是患有糖尿病、骨质疏松等全身疾病的患者,更要等各项指标控制稳定后才能评估种植条件。临床上见过极端的,有位患者同时拔掉7颗牙想马上种牙,结果因为骨量不足,后花了两年时间分批完成治疗。
后提醒大家,随着微创拔牙技术的普及,现在的拔牙体验已经比十年前改善太多。找正规医疗机构,配合医生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,绝大多数人都能平稳度过这个小小关卡。下次见到牙医,或许可以轻松地打个招呼:"今天又要麻烦您帮我解决个小麻烦啦。"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