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要趁早?正畸科医生告诉你佳年龄和常见误区
每次照镜子看到不整齐的牙齿,你是不是也动过矫正的念头?但又担心戴牙套影响美观,或是听说"成年后矫正不好"?作为从业10年的正畸科医生,今天就来关于牙齿矫正那些你关心的事。
矫正牙齿没有"过期"这一说
很多人以为矫正牙齿是青少年的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可以做矫正。我们接诊的患者中,30-45岁占比高,有的是为了改善咬合问题,有的是为了准备种植牙,还有单纯想提升笑容自信度的。
当然,12-16岁确实是黄金期,这时候颌骨还在发育,矫正时间短、稳定。但成年人通过现代矫正技术,一样能达到理想,只是治疗周期会比青少年长3-6个月。
四种主流矫正方式怎么选
现在主流的矫正方式有四种:传统金属托槽、陶瓷托槽、舌侧矫正和隐形牙套。每种都有适合的人群:
金属托槽性价比高,适合学生党;陶瓷托槽比较隐蔽,适合对外观有要求的上班族;舌侧矫正完全看不见,但费用较高且需要适应期;隐形牙套可随时取下,适合自律性强的人。
具体选择哪种,建议先做检查。比如深覆合的情况,可能就不适合直接用隐形矫正。我们会根据牙齿CT扫描结果,给每位患者定制方案。
矫正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三件事
很多患者以为戴上牙套就万事大吉,其实日常护理更重要。首先要备好冲牙器,普通牙刷很难清洁托槽周围的食物残渣;其次要避免啃咬硬物,苹果、排骨这类食物要切成小块;重要的是按时复诊,拖延调整时间会影响整体进度。
近有位设计师患者,因为赶项目连续两次没来复诊,结果导致一颗牙齿过度,不得不延长矫正时间3个月。这样的我们每周都能遇到。
关于矫正价格的
经常被问:"为什么同样的金属托槽,有的诊所报1万5,有的要3万?"其实矫正费用包含三个部分:材料成本只是基础,更重要的是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方案设计。同样的情况,医生可能通过的支抗控制,避免后期打骨钉的额外费用。
建议选择医院时重点看两点:是否有的正畸科(非综合口腔科),以及主治医师的病例展示。靠谱的医生都会保留典型病例的矫正前后资料。
矫正后保持器要戴多久
拆掉牙套不是终点,保持器才是关键。前半年需要全天佩戴(吃饭时取下),之后逐渐过渡到夜间佩戴。很多人觉得牙齿已经整齐了就偷懒,结果2年内复发的病例我们见过不少。
有个小窍门:准备两副保持器,家里和办公室各放一副。这样即使忘带也不会找借口不戴。通常建议少佩戴2年,复杂病例可能需要更久。
牙齿矫正是个需要耐心的过程,但收获的不仅是整齐的牙齿,还有更健康的咬合关系和更自信的笑容。如果还有具体疑问,建议到正规医院正畸科面诊,拍片检查后再做决定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