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口腔预防保健指南:定期检查+科学护理是关键
提起口腔健康,很多人反应是"牙疼才看医生",其实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。今天我们就来口腔预防保健那些事,帮助大家远离蛀牙、牙龈出血等常见问题。
口腔预防保健有多重要?
口腔被称为人体健康的"晴雨表",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近50%人口患有口腔疾病。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、牙周病等问题,避免后续更复杂的治疗。
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:明明每天都刷牙,还是出现牙龈出血、口臭等问题。这往往是因为日常清洁不到位,牙菌斑长期堆积导致的。口腔预防保健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。
基础口腔预防保健项目
1. 牙齿洁治(洗牙) 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洁治,清除日常刷牙难以去除的牙结石和菌斑。超声波洁治是目前主流方式,对牙齿没有伤害。
2. 窝沟封闭 主要针对儿童新萌出的恒磨牙,可以预防90%以上的窝沟龋。整个过程,一次操作能保护牙齿多年。
3. 氟化物防龋 包括氟化泡沫、氟保护漆等,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,降低龋齿发生率。特别适合儿童和龋齿高发人群。
口腔检查必不可少
常规口腔检查应该包含以下内容:牙齿排列检查、龋齿筛查、牙周检查、口腔黏膜检查、咬合功能评估等。通过检查可以了解口腔健康状况。
建议成年人每年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儿童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。有吸烟习惯、糖尿病等特殊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。
日常预防保健这样做
1. 正确刷牙方法 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,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钟。注意要清洁到每个牙面,特别是牙龈边缘。
2. 选择合适护理工具 除了牙刷,牙线、间隙刷、冲牙器都是的辅助工具。根据个人口腔状况选择合适的清洁产品。
3. 控制甜食摄入 减少含糖饮料和零食的摄入频率,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,可以有效降低龋齿风险。
常见问题解答
Q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 A:不会。洗牙去除的是本就不该存在的牙结石,牙缝变大是因为结石清除后暴露出原本的牙齿形态。
Q:儿童需要做口腔预防保健吗? A:非常需要。6-12岁是龋齿高发期,定期涂氟、窝沟封闭等预防措施显著。
口腔预防保健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,定期检查加上科学护理,才能拥有真正健康的口腔环境。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专属预防方案,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