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不是病?牙体牙髓病可能比想象中更
半夜被牙疼惊醒,喝口凉水像触电,咬东西突然酸软——这些信号可能是牙体牙髓在求救。很多人以为牙疼忍忍就过去,殊不知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牙齿报废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话,这个藏在牙齿里的"隐形"。
牙齿里的"心脏"生病了
把牙齿比作小房子,外层的牙釉质是坚固的屋顶,中间的牙本质是承重墙,而牙髓就是藏在里头的"心脏"。当细菌突破外层防御入侵牙髓,就会引发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。这时你感受到的剧烈疼痛,其实是神经在拼命。
常见诱因很容易被忽视:刷牙时看到的那条黑线可能是龋齿,冷热敏感的牙齿可能有隐裂,就连补过的地方也可能出现微渗漏。这些看似小问题,都可能成为细菌进攻的突破口。
三个阶段看出程度
早期可能只是喝冰水时短暂刺痛,这个阶段及时补牙就能解决问题。如果发展到吃东西就疼、晚上疼得睡不着,说明炎症已经蔓延。时突然不疼了也别高兴,这可能是牙神经坏死的信号。
有个简单自测方法:用手指轻叩牙齿,健康牙不会有感觉,发炎的牙会有闷痛感。当然终还是要靠设备检查,有些问题连X光片都未必能发现,需要更精密的CBCT扫描。
治疗没有传说中可怕
现在根管治疗早已不是"酷刑"。麻醉技术让整个过程基本无感,橡皮障隔离技术避免唾液污染,显微镜辅助能清理得更。一般需要2-3次就诊,每次半小时左右,比拔牙期短得多。
很多人担心"杀神经"后牙齿会变脆,其实做完治疗的牙齿就像拆除承重墙的房子,需要做个牙冠保护。选对材质的话,用上十几年没问题,咀嚼功能完全不受影响。
这些误区耽误很多人
"牙疼抗生素就能好"是大误区,药物只能暂时压制症状,治标不治本。"不疼就不用治"更危险,有些慢性炎症就像闷烧的火种,等发现时往往已经大面积。
还有人认为"治疗必须拔牙",其实现代技术能保住很多被判"死刑"的牙齿。除非牙根吸收或折断,否则医生都会优先考虑保留原生牙。
日常防护记住这5点
① 每年洗牙时顺便做全口检查,有些问题肉眼看不见
② 牙线比牙刷更重要,能清除80%的邻面菌斑
③ 少吃黏性甜食,吃完及时漱口
④ 别用牙齿开瓶盖,小心隐裂
⑤ 孕妇、糖尿病患者要格外注意口腔护理
后提醒大家:牙疼就像身体发出的火警,早处理可能只需小修小补,拖久了可能整栋楼都要重建。下次牙齿闹脾气时,别再用止疼药糊弄它啦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