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科:家长必须知道的5个护牙常识
孩子长颗牙的时候,很多家长会感到惊喜,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疑问:乳牙需要刷牙吗?几岁该看牙医?窝沟封闭有必要做吗?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齿健康的那些事,帮助家长避开常见的护牙误区。
乳牙护理从颗牙开始
不少家长觉得“乳牙反正要换,坏了也不用管”,这个观念可能让孩子吃大亏。乳牙从6个月左右萌出,到12岁左右替换完成,期间要使用10年以上。如果乳牙龋坏,可能导致恒牙发育畸形、排列不齐,甚影响面部骨骼生长。
正确的做法是:从颗牙萌出就用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;2岁后改用儿童牙刷,每天早晚两次;3岁前建议家长帮忙刷牙,牙膏用量控制在一粒米大小。记住,晚上刷牙后除了喝水,不能再吃任何食物。
3个容易被忽视的伤牙习惯
除了刷牙,日常习惯对牙齿影响更大:
1. 长期用奶瓶喝夜奶:奶液整夜浸泡牙齿,极易引发“奶瓶龋”,建议1岁半后戒除夜奶,改用杯子喝水。
2. 爱吃粘性食物:软糖、巧克力等粘在牙缝难清理,吃完要及时漱口。
3. 咬嘴唇、吐舌等小动作:可能造成牙齿外突,发现后要及时纠正。
次看牙医的佳时间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: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,或不晚于1周岁做次口腔检查。很多家长拖到孩子牙疼才就医,此时往往已经需要复杂治疗。早期检查能发现潜在问题,比如唇系带过短可能影响发音,反颌(地包天)在3-5岁干预好。
建议选择儿童专科牙科诊所,这类机构通常有卡通装饰、儿童牙椅,医生更擅长用游戏方式让孩子配合检查。就诊主要是熟悉环境,不要等到需要治疗时才突然带孩子看牙,容易引发恐惧心理。
防龋齿的2个关键措施
窝沟封闭:大牙表面的沟隙容易藏匿细菌,6-8岁恒磨牙萌出后,用流动树脂封闭这些沟槽,能降低80%的龋齿风险。整个过程,操作时间约5分钟/颗。
定期涂氟:氟化物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,建议3岁后每3-6个月涂一次。注意,含氟牙膏和涂氟是互补关系,不能相互替代。
换牙期常见问题解答
Q:乳牙没掉恒牙就长出来怎么办?
A:这属于“乳牙滞留”,需要尽快拔除乳牙,否则恒牙可能长歪。
Q:新长的门牙有锯齿正常吗?
A:正常现象,牙齿切端发育时由多个生长叶融合形成,随着咀嚼会逐渐磨平。
Q:孩子刷牙出血是什么原因?
A:多数是牙龈炎,检查是否刷牙力度过大或牙刷刷毛太硬,持续出血需排查疾病。
儿童牙科的核心是预防大于治疗。从出生到青少年阶段,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,建立专属的《牙齿健康档案》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。毕竟,健康的牙齿不仅关乎美观,更是孩子自信笑容的基础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