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有哪些早期症状?出现这五种情况要警惕
近总感觉牙龈红肿出血?咬苹果时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预警信号。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,牙周病在3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90%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今天我们就来牙周病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早期征兆。
一、刷牙出血真的是上火吗?
早晨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带血丝,很多人反应是"近火锅吃多了"。其实健康的牙龈在正常清洁时不会出血,这往往是牙龈炎的典型表现。当菌斑堆积刺激牙龈组织,扩张充血,轻微摩擦就会引发出血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,牙龈更易红肿出血,这种情况更需要做好口腔清洁。如果出血持续两周以上,建议尽快到口腔科做检查。
二、口腔异味为何挥之不去
明明认真刷牙,却总感觉口气不清新?牙周袋内的会分解食物残渣,产生带有臭味的硫化物。这种异味即使用漱口水暂时掩盖,很快又会卷土重来。
有个简单的自测方法:用牙线清洁后闻一闻,如果有明显气味,说明牙菌斑堆积。需要注意的是,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往往伴随特殊的烂苹果口气,这种情况更要及时就医。
三、牙齿怎么突然变长了
照镜子发现牙齿看起来比原来长,这可能是牙龈萎缩的表现。由于牙槽骨吸收,牙龈沿着牙根方向退缩,暴露出部分牙根。这不仅影响美观,还会导致牙齿敏感。
40岁后牙龈会有生理性退缩,但如果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,比如发现牙缝突然变大,就要警惕病理性牙龈萎缩。记住,已经萎缩的牙龈很难自然,早期干预尤为重要。
四、吃东西使不上劲怎么回事
咬硬物时感觉牙齿使不上力,或者有轻微的浮动感,这暗示着牙周组织已经受到。就像树木失去泥土一样,失去牙周膜支撑的牙齿会出现咀嚼无力。
有些患者会不自觉地改用另一侧咀嚼,长期如此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。如果发现某个位置的牙齿特别敏感或无力,建议拍摄口腔X光片检查牙槽骨状况。
五、牙齿移位为何突然加重
原本整齐的牙齿渐渐出现缝隙,门牙开始前突,这些变化可能不是单纯的牙齿矫正复发。牙周炎导致的支持组织丧失,会使牙齿失去固定而移位。
临床上常见患者在半年内出现明显牙缝增宽,这种情况如果伴随牙龈红肿,基本可以判断是牙周病进展的表现。及时进行牙周治疗能有效阻止牙齿继续松动移位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其实牙周病的发展是个缓慢过程,从牙龈炎到牙周炎往往需要数年时间。每天坚持正确使用巴氏刷牙法,配合牙线清洁邻面,定期进行洁牙,就能有效阻断疾病进展。
已经出现症状的朋友也不用过度焦虑,现代牙周治疗采用激光辅助等手段,已经大大提升了治疗。关键是要抓住牙龈出血这个初的信号,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避免发展到牙齿松动脱落的地步。
下次刷牙时多留意口腔状况,发现问题早处理。记住,保护牙周就是保护牙齿的根基,健康的牙龈才能支撑起自信的笑容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