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是什么?为什么你的牙龈总出血?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迹,吃个苹果也能留下血印子——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牙周治疗不是简单的"洗牙",而是针对牙龈、牙槽骨等牙齿支撑组织的系统性治疗。很多人误以为牙龈出血是"上火",结果延误治疗导致牙齿松动,后不得不拔牙。
牙周病的四个发展阶段
阶段:牙龈炎 刷牙出血、口臭是早的警报。此时菌斑堆积在牙龈边缘,通过洁治(俗称洗牙)就能有效控制。
第二阶段:早期牙周炎 牙龈开始萎缩,形成3-4mm的牙周袋。X光片显示牙槽骨有轻微吸收,需要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。
第三阶段:中度牙周炎 牙周袋加深5-6mm,牙齿可能出现轻微松动。治疗需配合局部用药甚小手术。
第四阶段:重度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/2,牙齿明显移位。此时可能需要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,后期考虑种植或修复。
这些症状超过2条就该看医生
• 刷牙/咬硬物时反复出血 • 牙龈颜色暗红且肿胀 • 牙齿看起来变长(牙龈退缩) • 口腔持续异味 • 牙齿松动或移位 • 咀嚼无力感
牙周治疗到底怎么做?
基础治疗: 超声洁治去除牙结石,手工刮治清理牙周袋内的菌斑,配合抛光减少菌斑附着。整个过程约需1-2次,间隔一周。
进阶治疗: 对于深度牙周袋,可能需进行龈下刮治(深度清洁)或翻瓣术(翻开牙龈清创)。近年来激光辅助治疗能减少出血,更快。
维护期: 治疗后3-6个月必须复查,通过牙周探诊和拍片评估情况。80%的复发是因为忽视定期维护。
关于价格的实话实说
基础洁治(洗牙)通常在200-600元,全口龈下刮治约1500-3000元,复杂病例可能需要4000-8000元。价格差异取决于: 1. 牙周袋深度和数量 2. 是否涉及多颗牙齿 3. 是否需要辅助治疗(如激光、骨粉等)
治疗后必知的5个护理要点
1. 治疗后2小时禁食,24小时内避免抽烟饮酒 2. 选择软毛牙刷和牙缝刷清洁牙龈边缘 3. 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(不超过2周) 4. 改变横刷牙习惯,学习巴氏刷牙法 5. 控制血糖(糖尿病患者牙周炎进展更快)
年轻人也要当心侵袭性牙周炎
临床发现,35岁以下患者占比逐年升高。这类进展的牙周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,特征为: • 家族中多人有早失牙史 • 短期内多颗牙松动 • 牙石量少但 早期干预可延缓病程发展20年以上。
三个常见误区耽误治疗
误区一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 牙缝本就存在,之前被肿胀的牙龈和牙石填塞。规范操作不会损伤牙齿。
误区二:"治疗一次就能" 牙周病如同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定期维护才能控制病情。
误区三:"等不流血了就不用治了" 出血停止只是炎症减轻,深部的牙槽骨仍在继续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每天正确使用牙线(不是牙签)能降低60%发病风险。建议: • 每年1-2次洁牙 • 吸烟者每半年检查一次 • 孕妇更需关注牙龈健康(激素变化易引发妊娠期龈炎)
如果发现牙龈出血持续两周以上,别再用"上火"自我安慰。早期牙周治疗可以像保养汽车一样简单,拖延到晚期就可能面临"报废"风险。牙周检查通常包含在口腔常规检查中,30分钟就能掌握牙齿的"地基"状况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