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痛不痒?小心牙齿悄悄脱落!这份防治指南请收好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时留下血印?很多人对这些小症状不以为然,殊不知这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5%,但主动就医者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"沉默"。
牙周病究竟是什么?
如果把牙齿比作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土壤。牙周病就是这层"土壤"发炎溃烂的过程。初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(牙龈炎),若不及时干预,炎症会向深部蔓延,形成牙周袋,导致牙槽骨吸收。就像水土流失的大树,当支撑牙齿的骨组织被超过2/3时,牙齿就会出现松动甚脱落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病发展缓慢且初期症状轻微。很多患者直到牙齿松动才就医,此时往往已错过佳治疗时机。牙医提醒:牙龈出血就是身体发出的早警报,应及时干预。
这些症状你中招了吗?
对照看看你是否出现这些情况:晨起口腔有味;刷牙时牙刷带血;牙龈颜色暗红;牙缝逐渐变大;牙齿对冷热敏感;咀嚼无力感;口气持续不佳。如果符合2项以上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
需要注意的是,孕期女性、糖尿病患者、长期吸烟者、压力大的人群更易患牙周病。这类高危群体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牙周病危害远超口腔范围
很多人认为牙周病只是口腔问题,其实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:
1.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:炎症因子可能进入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
2. 影响血糖控制:会加重胰岛素抵抗
3. 孕妇可能导致早产低体重儿
4. 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潜在关联
5. 影响呼吸系统健康
临床发现,控制牙周炎症后,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会明显改善。
防治结合是关键
牙周病治疗需要医患配合:
基础治疗阶段:
• 洁治(洗牙)清除牙结石
• 学习正确刷牙方法(巴氏刷牙法)
• 使用牙线/间隙刷清洁牙缝
• 必要时配合抗菌漱口水
进阶治疗:
对于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进行:
龈下刮治、根面平整等牙周系疗
少数病例需要牙周手术或正畸辅助
日常维护要点:
• 每天有效刷牙2次,每次3分钟
• 饭后使用牙线清理牙缝
• 每半年到一年洁牙1次
• 戒烟限酒控制血糖
• 多吃粗纤维食物增强自洁作用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这是典型误解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填满牙缝的牙结石。就像清理下水道后管道不会变粗,只是了本来面貌。
治疗会很痛吗?
现在多数机构都配备治疗系统,正规操作下不适感很轻微。比起治疗时的短暂不适,牙周带来的后果要得多。
能吗?
早期牙龈炎可以完全,已发生骨吸收的牙周炎需要通过治疗控制进展。就像高血压等慢性病,需要长期维护管理。
特别提醒
市场上有些产品宣称"一喷牙周病",这不符合医学常识。牙周病需要评估和系疗,切勿轻信夸大宣传。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科或牙周专科就诊。
记住:对牙周病而言,预防胜于治疗,早期干预优于晚期补救。从今天开始,认真对待每一次牙龈出血的信号,别让牙齿在沉默中"土崩瓦解"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