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看:医生教你应对的5个关键步骤
“该不该拔牙?”这是很多人面对智齿发炎或龋齿时的困惑。作为在口腔领域工作10年的医美编辑,我见过太多因错误处理导致感染的。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告诉你拔牙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做。
什么情况下必须拔牙?
当牙齿出现以下3种情况时,医生通常会建议拔除:一是智齿反复发炎,甚引发面部肿胀;二是龋齿导致牙根损坏,无法通过治疗保留;三是牙齿拥挤影响矫正。但具体是否需要拔牙,一定要拍片后由医生判断。
上午拔牙还是下午拔牙更好?
很多人不知道,拔牙时间也有讲究。建议选择上午就诊,因为此时血压相对稳定,出血量更少。尤其是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朋友,早晨身体状态更适合应对治疗。术后观察时间也更充裕,万一出现异常能及时处理。
拔牙前做好这3项准备
首先,提前一周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;其次,当天要吃早餐,但别吃太油腻;后,准备冰袋和灭菌纱布。曾有位患者空腹拔牙后低血糖晕倒,这些细节直接影响速度。
拔牙过程
正规流程分4步:消毒麻醉→松动牙齿→拔出清理→止血包扎。现在普遍采用微创拔牙技术,创口只有传统方法的1/3大小。全程约15-30分钟,打麻药时会有轻微胀痛,真正操作时反而没感觉。
术后24小时黄金护理期
咬紧纱布40分钟止血很关键,24小时内不能刷牙漱口。有个真实:患者第二天用吸管喝奶茶,导致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。建议吃温凉流食,用另一侧咀嚼。如果三天后还持续疼痛,必须立即复诊。
这些传言千万别信
“拔智齿能瘦脸”是常见误区,脸型由颌骨决定;“拔牙后不能喝水”也不对,适量温水反而促进。危险的是自行服用抗生素,可能掩盖感染症状。去年就有人因此延误治疗,导致颌骨骨髓炎。
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孕妇尽量选择孕中期处理;高血压患者需提前控制血压;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糖。我们接诊过一位阿姨,拔牙前未告知糖尿病史,结果伤口两周未愈合。如实告知病史比什么都重要。
选择机构的5个底线
一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,二查医生执业资质,三观察消毒设备,四问明收费标准,五看急救预案。去年某诊所重复使用牙挺导致交叉感染的事件,就是因为忽略了第三点。
拔牙虽是小手术,但关系到口腔长期健康。记住这些实用建议,下次遇到问题时就能从容应对。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保存当地医院口腔科的方式,遇到突况及时医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