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须知道的7件事:医生解答常见疑问
近后台收到不少关于拔牙的,"智齿发炎该不该拔?""拔牙后多久能吃饭?"这类问题反复出现。作为在口腔临床工作十余年的医师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把大家关心的拔牙问题一次说清楚。
什么情况下必须拔牙?
当牙齿出现以下4种情况时,医生通常会建议拔除:一是反复发炎的智齿,就像口腔里的"定时炸弹";二是龋坏到无法修补的牙齿,留着反而可能感染邻牙;三是矫正需要腾出空间的健康牙;四是影响假牙制作的错位牙。上周有位患者拖着不拔烂牙根,结果导致旁边两颗好牙跟着松动,这个教训值得记取。
上午拔牙真的更好吗?
这个说法确有道理。人体在上午的凝血功能相对较好,且白天有充足时间观察术后反应。特别是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,建议选择上午9-11点这个黄金时段。不过现在正规机构的急诊都配备完善,遇到急性牙髓炎等紧急情况,任何时候都需要及时处理。
拔牙全过程
很多朋友害怕拔牙是源于未知。其实标准流程很简单:先拍片确认牙根情况,然后局部麻醉(现在有表面麻醉膏,打针都不太疼),等药效发作后,医生会用器械轻柔松动牙齿,后做创面处理。整个过程中费时间的反而是术前准备和消毒环节,真正拔除可能就几分钟。
拔牙后止血有诀窍
棉球不是咬得越久越好!正确做法是:干净棉球咬紧40分钟即可,时间过长反而影响血凝块形成。24小时内别漱口,那会冲掉保护伤口的血块。有个实用小技巧:把红茶包浸湿后敷在伤口处,单宁酸能帮助止血。如果第二天还有渗血,可以用冷藏过的纱布卷成小团轻咬。
饮食时间表
麻醉消退后2小时可以喝凉水,首餐建议温凉的鸡蛋羹或土豆泥。三天内避免、过热、辛辣食物,吸管也不要用——吮吸动作可能导致血块脱落。有位年轻患者术后第三天啃炸鸡,结果引发干槽症,又多遭了一周罪。
这些异常情况要警惕
正常会有轻微胀痛,但如果出现:持续出血超过12小时、剧烈疼痛放射到耳部、口腔异味突然加重、发热超过38℃,建议立即复诊。特别提醒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,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。
种植牙的佳时机
很多人问拔牙后多久能种牙。传统观点是等待3个月,但现在根据骨条件不同,有些病例可以即拔即种。不过要经过严谨的CBCT评估,不是所有牙位都适合。就像盖房子,地基稳固才能长期使用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与其上网查各种偏方,不如找家正规机构面诊。现在很多医院都有初步检查,少能帮你判断到底该不该拔。牙齿问题越拖越麻烦,早处理早轻松,这话虽说老套却是真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