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要趁早?这5个关键问题帮你避开误区
近在牙齿矫正的人明显增多,但很多人连基础概念都没搞清楚就急着做决定。作为在口腔领域工作多年的从业者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把大家关心的矫正问题一次说清楚。
一、牙齿矫正到底是在矫正什么?
很多人以为矫正就是排齐牙齿,其实的正畸治疗包含三个维度:一是调整牙齿排列,解决龅牙、地包天等问题;二是改善咬合关系,让上下牙能正常咀嚼;三是协调面部比例,比如下颌后缩可能导致"小下巴",这种情况可能需要配合颌骨矫正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矫正主要针对牙齿和牙槽骨,对骨骼改变有限,成年人想通过矫正改变脸型需理性看待。
二、金属牙套和隐形矫正怎么选?
现在主流的选择就三种:传统金属托槽、陶瓷托槽和隐形牙套。金属托槽性价比高,适合复杂病例,但确实影响美观;陶瓷托槽远看不太明显,但容易染色;隐形矫正美观度高,但对自律性要求严格,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。建议学生党选金属托槽,职场人士考虑隐形矫正,但具体要看医生评估,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隐形方案。
三、30岁还能做矫正吗?
经常听到"成年后不能矫正"的误解。实际上牙齿终身都能,45岁来矫正的也不少。不过成年人矫正有两个特点:一是治疗周期比青少年长3-6个月,因为骨代谢速度变慢;二是可能需要配合片切或拔牙。关键要看牙周是否健康,有牙周炎的需要先治疗。
四、矫正一定要拔牙吗?
这个要看个体情况。拔牙主要是为了给牙齿腾空间,像牙列拥挤、前突比较明显的病例可能需要。但现在也有很多不拔牙的方案,比如通过片切、扩弓或者推磨牙向后来获得空间。建议带上全景片找正畸医生做详细测量,别自己瞎猜。
五、矫正后牙齿会松动脱落吗?
这是流传广的谣言。矫正过程中牙齿会有轻微松动是正常的,这是牙周膜在重建。正规操作下,矫正完成后的牙齿反而因为咬合关系改善,使用寿命可能更长。但前提是要选择医生,暴力加力或操作不当确实可能伤及牙根。
后给个实用建议:别光比价格,重点看医生资质。正畸属于本科后继续教育项目,要找专门进修过正畸学的医生,可以要求查看医生的正畸培训证书。另外面诊记得问清楚总费用包含哪些项目,有些套餐后期可能加收保持器、复诊等费用。
关于牙齿矫正,你还有哪些具体问题?可以留言告诉我们,下期可能会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做详细解答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