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?早看牙周治疗,少花冤枉钱
如果你刷牙时经常出血,或者感觉牙齿有些松动,那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写的。很多人觉得牙周问题不是大毛病,拖一拖就过去了。但作为医美行业从业者,我必须告诉你:牙周治疗拖不得,越早干预越省钱。
牙周病不是小问题,它是牙齿的“隐形”
你可能没想到,我国成年人中超过80%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牙周病就像温水煮青蛙,初期只是牙龈红肿出血,很多人不当回事。等到牙齿松动、咀嚼无力时,往往已经发展到中重度,治疗成本翻倍上升。
我接触过不少患者,年轻时觉得洗牙太贵,等五十多岁牙齿快保不住了,才后悔当初没重视。其实牙周治疗并不复杂,关键是要抓住三个时期:牙龈炎阶段做基础治疗,牙周袋形成时做刮治,时配合手术。每个阶段的花费差距能达到5-10倍。
牙周治疗具体怎么做?全程是标配
很多人害怕看牙医是觉得治疗会疼。现在的牙周治疗早就升级了,舒适化治疗是基本要求。比如超声洁治用高频震荡去除牙石,配合表面麻醉几乎无感;激光辅助治疗能灭菌,出血量更少;微创手术的切口只有几毫米,期缩短一半。
常规治疗流程分四步:先做检查拍片,确定牙周袋深度;然后进行龈上洁治去除可见牙石;接着做龈下刮治清理根部菌斑;后抛光上药。全程1-2小时,还能报销部分项目。
治疗后维护比治疗本身更重要
做完治疗不是万事大吉,维护期才是真正的考验。有个误区要纠正:牙周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。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,牙周健康也需要定期维护。
建议治疗后3个月复查一次,医生会用探针检查牙周袋深度。日常要改用软毛牙刷,学会巴氏刷牙法,牙缝大的要配合冲牙器。这里分享个小技巧:用食指触摸牙龈,健康的牙龈应该像橘子皮一样有韧性,如果变得松软就要警惕。
这些牙周护理误区,你可能正在犯
经常遇到患者问:“我每天刷牙三次,为什么还有牙周炎?”其实很多人刷牙方法都是错的。用力横刷会磨损牙龈,电动牙刷角度不对照样清洁不到位。正确的做法是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短距离震颤。
另外三个常见误区: - 以为洗牙会让牙缝变大(其实是原本被牙石填满的缝隙暴露了) - 出血就不敢刷牙(反而要多刷出血部位消除炎症) - 用牙签剔牙(改用牙线才能清洁到位)
牙周健康影响的不仅是牙齿
新医学研究发现,牙周病菌可能通过进入全身,增加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孕妇患牙周炎,早产概率是普通人的7倍。保护好牙周,其实是在为全身健康投资。
后给个实用建议:可以对着镜子自查,如果牙龈边缘呈现暗红色,或者牙齿看起来变长了(其实是牙龈萎缩),建议尽快约个牙周检查。记住,在牙周治疗这件事上,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未来省大钱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