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什么?为什么你的牙龈总是出血?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着血丝,啃苹果时留下红印子,很多人会觉得“上火”了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这很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牙周病就像牙齿的“沉默”,初期不痛不痒,等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隐患。
你的牙齿正在经历这些变化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、紧贴牙齿的。当牙菌斑堆积在牙龈边缘,细菌代谢物会刺激牙龈发炎,出现红肿、出血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向深层蔓延: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“牙周袋”,细菌在袋内繁殖,逐渐支撑牙齿的牙槽骨。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——成年人缺牙的主要原因不是蛀牙,而是牙周病。
这些习惯正在加速牙周病发展
• 草率刷牙:每次刷牙不足2分钟,遗漏牙龈线清洁
• 从不使用牙线:40%的牙菌斑藏在牙缝里
• 吸烟:尼古丁会收缩血管,掩盖牙龈出血症状
• 熬夜压力大:免疫力下降时细菌更易趁虚而入
• 不定期洗牙:牙结石只能通过器械清除
三个阶段自查牙周健康
轻度:牙龈出血、口臭、偶尔肿胀,此时通过洗牙和正确刷牙可逆转
中度: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、牙缝变大,需要深度清洁治疗
重度:牙齿松动移位、咬合无力,可能需手术或拔牙
医生不会告诉你的日常护理细节
选择软毛牙刷时,用手指轻压刷毛,能自然弯曲的才是真正的“软毛”。刷牙时保持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,小幅震颤清洁牙龈沟。市面上所谓的“止血牙膏”只能掩盖症状,真正有效的含氟牙膏其实很普通。记住:冲牙器不能替代牙线,就像漱口水不能替代刷牙。
治疗没有想象中可怕
早期的龈上洁治(普通洗牙)基本感。如果发展到龈下刮治,现在有舒适化治疗方案,比如在局麻下分次操作。治疗后的牙齿敏感通常2-3周会缓解,使用感牙膏能加速。定期维护治疗的患者,80%能长期保持牙周稳定。
这些人群要格外当心
孕妇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;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慢,牙周病进展更快;更年期女性雌激素下降,口腔黏膜更脆弱。建议这些人群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 牙缝本就存在,之前被肿胀的牙龈和牙结石填满
治疗能吗? 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控制得当可终生保留牙齿
费用很高吗? 早期治疗费用远低于后期种牙的费用
下次发现牙龈出血时,别再简单归咎于“上火”。及时预约牙周检查,可能帮你省下未来数万元的治疗费。记住:牙齿的寿命,取决于你对牙龈的关注程度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