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科:家长关心的8个牙齿问题解答
当孩子的乳牙冒出颗白点时,很多新手父母就开始手忙脚乱地搜索各种口腔护理知识。儿童口腔健康看似小事,却直接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、语言发育甚面部发育。作为从业10年的儿童口腔医生,我整理出家长频率高的8个实际问题,用大白话为您说清楚。
一、乳牙蛀了要不要补?
"反正要换牙"是大的认知误区。乳牙的使用寿命长达6-10年,蛀牙会导致咀嚼困难、偏侧咀嚼引发面部不对称。更的是,乳牙根尖炎症可能损伤下方恒牙胚。临床接诊的病例中,约30%的儿童牙齿矫正问题源于乳牙早失。建议发现黑点就就医,越早治疗创伤越小。
二、几岁开始看牙医?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"颗牙长出后6个月内"进行检查。实际门诊中发现,3岁前建立口腔档案的孩子,龋齿发生率降低42%。我们更推荐"1-2-3原则":1岁前完成初诊,2岁养成检查习惯,3岁掌握正确刷牙方法。
三、窝沟封闭有必要做吗?
后牙咬合面那些深浅不一的沟壑,刷牙时很难清洁。窝沟封闭就像给牙齿穿上防护衣,将蛀牙风险降低80%。佳时机是恒磨牙完全萌出时(6-7岁),整个过程,孩子接受度很高。注意这不是一劳永逸的,需要定期检查补涂。
四、换牙期要注意什么?
门诊常见家长焦急询问:"新牙长出来了乳牙还没掉"。其实只要乳牙松动度达到Ⅱ度(前后晃动2mm以上),通常2-3周会自然脱落。建议给孩子多吃苹果、玉米等需要啃咬的食物。但若恒牙已萌出1/3而乳牙纹丝不动,就需要干预了。
五、牙齿摔伤怎么办?
紧急处理记住"三要三不要":要捡起断牙(捏住牙冠)、要用生理盐水冲洗、要30分钟内就医;不要擦洗牙根、不要自行复位、不要让伤牙干燥保存。特别是完全脱落的恒牙,在黄金30分钟内再植可达90%。
六、牙列不齐何时矫正?
传统观念认为要等换完牙,现在提倡早期干预。地包天建议4岁开始观察,开颌、偏颌在8岁前矫正佳。我们采用功能性矫治器,就像给牙齿装GPS导航,利用生长发育潜力引导牙齿归位,比后期拔牙矫正更符合生理规律。
七、刷牙出血正常吗?
这是典型的牙龈炎信号。调查显示,5岁儿童牙龈炎患病率达63%。建议改用软毛牙刷,采用"画圈法"刷牙,重点清洁牙龈边缘。若持续出血,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或问题,需要及时排查。
八、如何预防奶瓶龋?
含着奶瓶睡觉相当于把牙齿泡在糖水里,上前牙容易遭殃。正确的做法是:1岁后戒夜奶,改用杯子喝奶;每次喂奶后喂两口水;睡前用纱布擦拭牙面。已经出现脱矿(白垩色斑块)的,可以尝试涂氟治疗。
后提醒各位家长,每3-6个月带孩子做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重要。健康的乳牙是恒牙好的向导,从小建立的良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。如果发现异常,建议选择儿童牙科就诊,我们医护人员都经过儿童心理培训,会用孩子们喜欢的"牙牙小火车""魔法喷水枪"等工具,让看牙变得轻松有趣。


